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守牢脱贫“成果线”奏响乡村“振兴曲”

2025年正值脱贫攻坚战后过渡期的收官之年,阿右旗从“政策落地、风险防控、文化凝聚、产业造血”四个维度深耕细作,把乡村振兴“下半场”工作从“面子”做实到“里子”。

一、政策宣讲“接地气”:让惠民举措走进农牧民心田

阿右旗乡村振兴工作摒弃传统文件传达的生硬模式,以“群众语言”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苏木镇、嘎查、驻村工作队和包联单位组建“家门口唠嗑队”,深入农牧民聚居点,用拉家常、举例子的通俗方式,围绕惠民惠农补贴、社保医保、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掰开揉碎讲清楚,让农牧民听得懂、用得上。

2025年,“家门口唠嗑队”通过开展多场“接地气”的政策宣传活动并发放了3000余份定制宣传资料,让乡村振兴政策成为农牧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希望。恩格日乌苏嘎查牧民阿拉腾高娃表示,“家门口唠嗑队”的宣讲形式很新颖,让我对乡村振兴的政策有了不少新认识,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

二、防返贫监测“全天候”:筑牢民生保障安全线

巩固脱贫成果,关键在“防”。阿右旗依托大数据平台,整合民政、医保、教育、住建、水务等多部门数据信息资源,建立防返贫监测预警系统。对农牧户收支、医疗支出、就学情况、住房安全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精准捕捉可能导致返贫的风险点。2025年以来,全旗无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对于存在刚性支出压力的农牧户家庭,系统也能及时标记并推送至相关部门,确保帮扶措施“早介入、早落实”,从源头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三、文化赋能“聚人心”:以“石榴情”激活乡村精神内核

阿右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文化大集”的形式,让群众成为文化振兴的主角。巴彦高勒苏木近年持续组织“颂党恩谋振兴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活动,累计开展10余次。活动以“邻里互动、文化传承”为主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歌舞节目,有了“村晚”的热闹氛围,通过这样的活动,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凝聚力。

四、产业振兴“强根基”:让集体经济与农牧民增收“双向奔赴”

2025年,旗委政府围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牧民就业、提升生产生活水平”三大目标,精准投入衔接资金5570万元,实施32个产业项目。在现有骆驼产业基础上,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为让产业红利真正惠及农牧民,推广“农牧民+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积极培育新型农牧区集体经营主体,解决了农牧民“单打独斗”的市场风险,更实现了互利共赢联结机制,截至目前,全旗40个嘎查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0万元,让乡村振兴的“里子”真正实起来、厚起来、活起来。

从政策宣讲的“温度”,到监测预警的“精度”,再到文化凝聚的“深度”与产业发展的“力度”,阿右旗正以“实打实干”的作风,在边疆大地上奏响一曲“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乐章。

编辑: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