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时期应对大风沙尘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指引
- 发布日期:2025-03-10 15:51
- 浏览次数:
正值全盟春耕备耕时期,大风、沙尘和低温天气会对播种作业、幼苗生长、设施农业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幼苗损伤和发育迟缓、设施保温性能下降和结构损坏,及时关注气象信息,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损失。
一、春耕备耕
一是推迟播种,规避风险。应密切关注气象预警,大风沙尘期间暂停露天播种,待天气稳定后抢墒播种,优先选用抗寒、抗旱、抗风沙的品种。已播种田块采取覆盖秸秆、地膜压土等方式防风固墒,防止种子裸露或土壤板结。
二是幼苗防护,加强田管。对已出苗作物,搭建防风障(如秸秆围栏、尼龙网)减轻风蚀,夜间低温时覆盖无纺布或塑料薄膜防冻害。加强土壤墒情监测,沙尘后及时灌溉补水,追施尿素、碳铵等促生长肥料,避免大水漫灌导致地温骤降。
三是土壤保育,调整结构。推广免耕播种、深松蓄水技术,沙尘频发区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种植箭筈豌豆、饲用油菜等绿肥作物,减轻风沙侵蚀。若出现较长时间影响,应选择生育期较短品种或种植结构调整。
二、设施农业
一是加固棚体,保障安全。检查并加固温室骨架,更换老化棚膜,使用双层压膜带固定,迎风面加装防风网或草帘 智能温室提前检修电路、卷帘机等设备,确保极端天气下正常运行。
二是动态调温,控制湿度。白天沙尘期间封闭棚室,开启补光灯维持光合作用;夜间多层覆盖(保温被+塑料膜),必要时启用热风炉或电热线,确保茄果类蔬菜温度不低于10℃。湿度超过85%时,中午短时通风排湿,预防灰霉病、霜霉病爆发,同步喷施氨基寡糖素等增强作物抗逆性。
三是快速救灾,恢复生产。受损棚膜立即修补或更换,清理棚顶积沙;受冻植株剪除坏死部分,喷施叶面肥(0.2%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促恢复。
三、农机检修
一是作业前准备。关注天气预警,通过气象平台实时跟踪大风、沙尘及降温动态,避免在极端天气(如瞬时风力≥6级、能见度<500米)下强行作业。调整机具适应性,加装防风罩或防尘网,保护发动机进气口、散热器等关键部位。低温环境下更换低黏度防冻机油(如5W-30)、抗低温柴油(-20#以下),确保启动顺畅
二是作业中安全操作。优化作业时段,避开早晚低温及大风高发时段(如9:00前、18:00后),选择风力较小、气温回升的中午前后作业。降低作业强度,关闭驾驶室门窗,启用空气过滤系统,减少精密部件磨损。降低旋耕机、播种机等设备的行进速度(建议≤5千米/小时),防止沙粒进入传动系统。能见度低时开启警示灯、雾灯,必要时暂停作业。
三是作业后处理。作业结束后立即清除农机表面沙尘,重点清理空气滤清器(每2小时清理一次)、散热器缝隙,避免沙粒堆积导致过热或堵塞。对链条、轴承等裸露部件涂抹低温润滑脂,蓄电池拆卸后存放于5℃以上环境,防止亏电。
四、综合措施
一是及时关注天气。通过天气预报、“阿拉善融媒”、“阿拉善气象”、“驼融融”等渠道,及时关注气象预警信息,采取相应措施,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
二是积极参保。农业保险是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赔偿保险。灾后24小时内,拍摄清晰受损照片(含地理位置水印),联系农业保险专员现场定损,留存农资购买凭证加速理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