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推行骆驼托管新模式 助力防灾保畜减损失

为减轻旱情对骆驼产业造成的影响,我盟依托养殖园区、合作社、大型规模养殖场等主体积极开展骆驼托管代养社会化服务,通过规模化经营、集中统一采购饲草料,降低农牧民饲养成本,提升畜牧业生产抗灾救灾能力,积极推动传统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一是建立科学的托管机制。通过“统一管理、统一供料、统一防疫、集中饲养、集中核算”的生产经营模式,积极鼓励基础条件差的养驼户将泌乳驼(带驼羔)“托管”给生产能力强、管理经验成熟、基础设施完善的奶驼养殖场户,双方签订协议,明确托管代养时限、费用及双方义务责任,促进骆驼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全盟“托管”泌乳驼达3870峰,占泌乳驼总量的19.4%,其中阿左旗800峰,阿右旗2500峰,额济纳旗570峰。二是健全托管代养模式。积极吸纳周边养殖户特别是无驯化能力养驼户的骆驼加入驼奶基地,对产奶母驼进行驯化,实行集约化、科学化、规范化养殖,有效减轻草场压力、促进奶驼高产,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社盈利和农牧民增收的“三赢”局面。目前托管奶驼日均产奶量普遍提升10%左右。三是提高牧民防灾自救能力。托管奶驼合作社通过示范带动,为农牧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养殖选择和就业机会。各级农牧部门积极为合作社和养驼户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群众掌握奶驼养殖、种群结构调整、疫病防控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农牧民的生产经营技能和防灾抗灾自救能力,目前通过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已新增就业岗位12个,吸引新增参与奶驼养殖事业171人次。

下一步,全盟各级农牧部门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宣传骆驼托管代养模式的优势和特点,提高骆驼养殖户的认可度和参与度。通过典型示范、经验交流等方式,引导更多养驼户加入托管代养行列,同时继续加大对托管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养殖条件,为全盟骆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编辑: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