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五年奋进 阿拉善盟畜牧业成绩单亮眼

“十四五”时期是阿拉善盟畜牧业在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重要时期,阿拉善盟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紧紧围绕国家和自治区关于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以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为引领,在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融合发展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为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开启了阿拉善盟畜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一是畜禽存出栏稳步增长。“十四五”期间阿拉善盟畜禽存出栏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牛的存出栏量保持较高增速,猪出栏量稳步增长,羊和家禽出栏量有所下降,牲畜总头数较“十三五”期末实现持续增长。畜牧业全面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阿拉善盟牲畜总头数108.22(万头只),较“十三五”期末增加10.12(万头只),年均增长3.3%。其中,猪存栏1.88万头,年均减少5.0%,出栏3.23万头,年均增长4.1%;牛存栏7.16万头,年均增长12.5%,出栏3.36万头,年均增长15.5%;羊存栏82.09万只,年均增长2.2%,出栏46.62万只,年均减少3.4%;家禽出栏2.56万只,年均减少17.3%。

二是畜产品产量同步向好。“十四五”期间阿拉善盟畜产品产量整体呈增长态势,虽羊肉、禽肉产量有所下降,但各类主要畜产品产量均表现良好,禽蛋、奶产量更是实现大幅增长,有力保障了初级畜产品的有效供给。畜牧业全面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阿拉善盟肉类总产量20825.84吨,较2020年增加2557.03吨,年均增长3.3%。其中猪肉产量2849.89吨,较2020年增加445.28吨,年均增长4.3%;牛肉产量5672.15吨,较2020年增加3238.25吨,年均增长23.6%;羊肉产量7832.16吨,较2020年减少1258.76吨,年均减少3.7%;禽肉产量50.12吨,较2020年减少46.57吨,年均减少15.2%。2024年阿拉善盟禽蛋产量3806.60吨,较2020年末增加3155.03吨,年均增长55.5%。生牛奶产量196702.28吨,较2020年末增加86799.14吨,年均增长15.7%。

三是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养殖模式上,据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79.72%,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99.89%,肉牛规模化养殖比重85.54%,肉羊规模化养殖比重28.62%,分别比2023年提升了0.93%、0.04%、0.06%、1.00%,各畜种规模化养殖比重逐年提升,规模化养殖进程显著加快。“十四五”期间新增大型肉牛养殖户2家、大型生猪养殖户1家、大型禽养殖户2家,规模化养殖场(户)总数较2020年增长8%。标准化技术推广成效明显,全盟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同时,我盟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非常重视,每年都扎实开展春秋两季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确保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70%以上,确保不发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筑牢动物防疫屏障。

四是绿色发展成效显著。据林草部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阿拉善盟累计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9603.45多万亩,其中营造林2552.63万亩,工程固沙10.73万亩,防沙治沙115.99万亩,退牧还草6924.1万亩。“十四五”期间,阿拉善盟持续干旱,但全盟森林覆盖率在2021-2024年仍稳定保持在8.4%。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通过核定载畜量、推行季节性休牧,“十四五”期间草原植被覆盖度稳定保持在23.2%,实现养殖规模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严格控制牲畜存栏量,确保草原载畜量在合理范围内。据林草部门数据显示,阿拉善草原理论载畜量为321.98万羊单位,实际载畜量稳定在229.05万羊单位,有效避免了过度放牧对草原生态造成的破坏。此外,发展骆驼、白绒山羊等耐旱畜种养殖,适应荒漠草原生态特点,形成“生态友好型”养殖模式。

五是饲草料供应体系健全。阿拉善盟以强化本地草源基地建设为基础,因地制宜抓好草业园区建设,利用退耕已垦草原或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结合退耕还草、草田轮作等方式,大力发展人工草地,集中打造高标准万亩草田。积极推动在黄河流域(滩区)和黑河流域建设优质牧草基地,就地就近保障青贮饲料和优质苜蓿供应。2024年已完成青贮玉米种植任务8万亩、新增苜蓿种植面积0.8万亩,实施“粮改饲”4.49万亩,生产饲草料31.4万吨。同时,建成旗区、苏木镇、嘎查村三级应急饲草料储备库55座,建立畜牧业应急抗旱救灾饲草料储备轮换长效机制,确保农牧民能就近买到“救急粮”,保障畜牧业生产形势稳定。2024年已新建苏木镇级饲草料储备库6座、嘎查村级2座,进一步推动全盟饲草种植、加工、贮存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六是品牌化效益逐渐显现。阿拉善盟深挖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将草原生态优势与畜产品特质深度融合。依托“阿拉善白绒山羊”“阿拉善双峰驼”等地理标志资源,打造“纤维钻石”“白中白”“沙漠之神”“中国骆驼之乡”等系列区域品牌。其中“阿拉善白绒山羊绒”堪称极品羊绒,是国际羊绒纺织界高端产品加工企业青睐的原料,曾获意大利“柴格那国际金奖”、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2021年3月,“阿拉善双峰驼”地理标志成功入选欧洲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保护产品名录,同年8月,“阿拉善右旗驼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为骆驼产业高质量标准体系顺利搭建再添助力。2022年驼奶和驼绒标准体系建立,标志着阿拉善盟骆驼产业的发展正逐步向优质高效转型,致力于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战略。

编辑:
信息来源: